“推进哲学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书社 举办第五期读书沙龙活动
为充分调动青年学生学哲学、用哲学的积极性,不断探索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路径和方法,3月3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图书馆616青马书社活动室举办了第五期读书沙龙活动,阅读书目为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重点研读书目的第一、二章内容,王广教授为此次读书沙龙的指导老师。本次读书沙龙的主题为:“推进哲学大众化”。
沙龙伊始,王广教授从《哲学讲话》与《大众哲学》的区别谈起,引发同学们的思考,随之指出艾思奇在《大众哲学》通过大量的例证来阐明深奥的哲学概念,使普通大众感觉到哲学不再是生硬难啃的东西,通过通俗化的阐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大众普及了作为新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精神和思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该书虽写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但其能够印到十版,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其所处的时代,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余年历程中理应有它的重要位置。
在分享环节,书社一组的成员们分享了阅读体会,刘延敏、郑晓文等几位同学认为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生活实际联系更为密切,生活中处处都有哲学的踪迹;但哲学不仅仅是零碎的感想,而是更有系统、更深刻的知识。王雪同学认为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生动范本,青年学生应当向艾思奇学习,努力成为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书写新时代的《大众哲学》。经过同学们热烈讨论、各抒己见,王广教授指出,《大众哲学》之所以受到大众欢迎,是因为它站在了大众的立场进行理论研究和宣传,这种与群众密切的相关理论才能为群众所掌握,起到指导群众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的精神武器作用。
最后,王广教授对此次读书沙龙进行了总结,强调艾思奇之所以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和他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同当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进行大众化、通俗化的机制密不可分。中国化、时代化是大众化的原则、灵魂,大众化是中国化、时代化的基础。三化一体共同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不断开辟。
此次读书沙龙活动,同学们受益匪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我们要强化思想建设,把坚持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作我们的职责和使命,用人民群众能够接受、易于接受的方式来做理论宣传,形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合力。
撰稿:温舒蕾
审核:王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