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校园文化|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寻访时代楷模 传承榜样力量
7月15日下午,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有为”社会实践团队赴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开展“学先模,悟初心”主题实践活动。
团队来到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参观时代楷模朱彦夫事迹展览馆,探寻英雄足迹,汲取榜样力量。对党忠诚、对人民赤诚、对事业虔诚是朱彦夫同志始终未变的坚定信念和崇高追求,老人残缺的身体背后,矗立着民族之魂、兴国之魂。14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上百次战役战斗,10次负伤,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四肢和左眼,3次荣立战功。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5年,他带领群众治理荒山、兴修水利、发展教育,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山清水秀的富裕村。为教育后人,他用嘴衔笔、用残肢抱笔,创作完成了两部震撼人心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当代保尔”。朱彦夫顽强、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感染着村民,正如他在自传《极限人生》中写的那样,“我是雪地里的蚯蚓,虽然没手没脚,却可以使冰封的土地松软,只要永不言败,敢于挑战极限,绝路也可以逢生。”
在张家泉夜校旧址,团队深入了解了朱彦夫同志开办识字班、提高村民文化水平的先进事迹。在解决村里“口粮”问题的同时,朱彦夫意识到,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还必须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于是他拿出自己的抚恤金买书,建起了全村第一个图书馆。随后,朱彦夫又办起了张家泉村第一所夜校。两年多的时间,100多名学生走出夜校,成为张家泉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如今,张家泉村已今非昔比,昔日的贫穷落后早已成为过往云烟,但朱彦夫同志的精神却如同夜校那不灭的灯火,永远镌刻在了村民们的心中,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
朱彦夫的事迹和精神深深感染着社会实践团队的每一个人,他们纷纷表示,要学习他“对党忠诚、一心为民、勇于担当、自强不息”的精神,以时代楷模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撰稿人:张建 审核人: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