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教学开展支部活动(一)——杭州
带着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的温度,乘着华夏幸福号动车,10月28日到30日,我们小组一行五人(王广 刘兴明 孙建华 陈太明 谢新雷)踏上了到互联网之都——杭州进行考察之旅。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或许这首让我们耳熟能详诗句的影响,我们五人第一天就选择了去西湖,以领略下这个“销金锅”究竟有如何的魔力,让南宋皇帝日日歌舞忘了国仇家恨?让贵族商贾云集杭州大兴土木以经营宅邸?就在我们游历西湖时,在花港观鱼的公园内,苏堤映波桥畔我们却看到了一个杭州的教育基地,房间虽然不多,但很别致,走近一看原来是“马一浮纪念馆”。马一浮先生民国时曾同与梁漱溟、熊十力三先生一起被视为现代 “三圣”,他十九岁那年,夫人病逝,于是他立志终身不娶。抗战胜利后,他选择隐居西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浙江文史馆馆长、中央文史馆副馆长。走进纪念馆,在他事迹介绍中,有个这样的说明:他是带入马克思著作的国内第一人。他带入的著作是《资本论》。1867年9月14日,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出版。这部著作就像一枚重磅精神炸弹,改变世界历史进程,影响到今日。37年后,中国一位21岁青年阅读了它并将它的英文版、德文版带回了中国。这位青年就是马一浮。他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昨日,吃种种之药,吃一块之面包,吃半杯之饭,都不觉好恶。晚来,脸痛略减,早起,又甚,奇哉。下午,得英译本马格士资本论一册。此书求之半年矣,今始得之,大快!大快!胜服仙药十剂!余病若失矣!’”中国这位青年搜寻这部著作达半年之久,得之竟然似仙药。与百年前的马一浮先生相比,我们万分汗颜,能否把《资本论》也当作改变中国命运、人类历史的“仙药”?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精神指导,有着它的历史必然,马一浮先生作为一生致力弘扬国学的隐士,能够把《资本论》当作实现中国救亡图存的“仙药”,值得我们深思。
西湖游罢,虽有些许疲惫,但还想筹划如何去趟嘉兴南湖,感受下九十六年前我们党历程的开端。不过,有点遗憾,网上告诉我们南湖公园停止卖票,何时卖票再行通知,当然事后知道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常委去重温我们党的初心,虽未能成行去南湖,但我们也有了一次感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这次教育是我们在嘉兴拜谒茅盾先生纪念馆时实现的。茅盾先生是我们党早期党员之一,1921年7月就入党,当时属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为党的早期工作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革命运动做出巨大贡献。随着国民党叛变革命,南昌革命后,其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但他依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投身大革命中。1930年,与鲁迅先生等创立了“左联”,并创作了《子夜》等,为中国文学树立了一块丰碑。1937年,偶遇周恩来,提出恢复与党组织的联系,但党员身份已不明确。1940年,他因受新疆军阀盛世才迫害,带着一家从乌鲁木齐逃往西安,在西安遇朱德将军,遂与朱德一起来到延安,茅盾郑重地提出,希望恢复党组织生活。不过,根据工作的需要,党中央认为,茅盾作为一位著名作家,留在党外对革命事业更加有利。就这样茅盾虽然未被确认党员身份,但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活跃在中国文坛上。也正因为这样,在他去世后第四天,党中央做出的决定追认茅盾为共产党员。
另外,我们还游历了杭州城街、浙江大学等地方,感受到了在新时代里,互联网、支付宝、共享单车等对杭州生活的影响。在浙江大学控制学院看到了机器人实验室中多足仿生机器人、在近城郊墙上看到了一个叫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宣传口号:“创新驱动、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还看到了一个叫桐乡民泰的村镇银行。
总之,三天考察,我们一边品味着西湖美景与人文典故,一边惊叹着处处充满的共享单车与杭州商贸,充分领略了杭州历史和现实、文化与商业的相互交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