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把职业当事业,让思政课走进学生心中
毛玉美
我大学毕业30多年来,除3年研究生学习经历外,一直在高校教学第一线,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承担过本科生《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研究生《中共党史专题研究》《中国近现代国情与社会发展专题》《中国近现代国情专题》等7门课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把教书与育人相结合,言传和身教相结合,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自身的道德人格和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引导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提高道德修养,勇做时代新人。我认为要成为一个好的思政课老师,最核心的是把老师这个职业看作是最好最美的职业,真心地喜爱她,真情地投入到它的事业中去。
一、我的为师之道
1.传做人之道。作为一个老“思政人”,我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为师之道。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的第一职责是“传道”。对思政课教师来说,传道就是传做人之道,做事之道,思想之道,信仰之道,文明之道,启迪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找到人生的正确方向。我始终把育人放在整个教学工作的首位,在教学内容蕴含着育人,在教学形式体现着育人,在教学过程贯穿着育人,带着真诚和仁爱之心去感染人,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在我的任课班级中,有一位数学统计学院的学生,性格较为内向,上课非常认真,总是坐在前排,下课后主动擦黑板,给老师接水。我看出这位同学好像有什么心事,想与老师交流,但又不好意思开口,便主动与他交谈。得知他来自农村,家庭比较困难,那段时间身体不好,学习生活有压力。得知情况后,我对对他进行了开导并给予经济上的一些帮助。后来,他身体好了,做了家教,性格也开朗起来。毕业多年后这位同学回忆这段经历激动地说:“大学有段时间我的思想困惑迷茫,生活上遇到些困难,是毛老师为我排忧解难,指明了人生的方向,帮助我度过了难关。我经常想,如果没有毛老师的指点和帮助,我的人生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2.讲信仰自己要有信仰。正人先正己,讲信仰自己要有信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根本要求。2016年12月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2019年3月18日,他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点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我认为政治要强,是“六要”中的根本要求,起着统领作用。没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信念,就谈不上家国情怀和理想情怀,政治素质不过关,不过硬,视野再广,思维再新,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思政课教师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上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3.为人师表不仅言传,重在身教。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老师的学识和能力上,更重要的离不开老师的道德情操、师德师风和价值观等。思政课是传播正能量的课程,思政课教师也必须具有满满的正能量。教师要给学生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前提是自己要有真善美的丰硕果实。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师德修养,努力做到治学严谨、关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课下经常通过QQ、邮件、微信等形式,与学生沟通交流,认真解答学生在学习、交往、恋爱等方面的困惑。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外,还主动参与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多次担任大学生“三千计划”实践活动指导老师,参与二级学院学生会组织思政教育活动。对于类似这种“份内外”的工作,从不推辞。有一天下午,我在圣井校区上完6节课,接到国贸学院学生会的邀请,让我担任学生会组织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晚会评委。尽管身体非常疲惫,我仍然接受了邀请。晚会的主题是“马克思是个90后”,他们用演讲、小品、相声、朗诵、歌曲、话剧等形式,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伟大一生和杰出贡献。节目非常精彩,这个经历令我非常感慨,我感受到青年学生并非不喜欢马克思主义理论,而重在把学生组织起来,找到好的呈现方式。参与学生的这次活动,也让我从另一方面感受到思政课的魅力所在。尽管回到家已是晚上10多钟,但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4.思政课不仅是知识灌输,而重在点燃学生思想的火焰。点燃学生的思想,就是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心灵,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感悟、思考、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我的课堂上,有个学财政学的学生唐维晨,在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时,对中共党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指导他阅读了有关的专业书目,经常进行思想交流,毕业时他考取了我的研究生。
总之,30多年来,我始终坚守着上述的为师之道。我认为,对一般人来讲,职业是谋生的手段,对一般老师而言,职业意味着教书育人,而对思政课老师来说,职业不只是教书育人,它还意味着一种责任、一种情怀、一种追求。把职业当成事业,需要思政课老师有更坚定理想信念,有更多的理想情怀,有更大的使命担当。
二、我的教学之道
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和思政课教师“六个要”的根本要求,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包括:
1.坚持内容为王,努力创设有理论深度、有实践温度的思政课堂。课堂上的“低头族”现象,是思政课老师最头疼的问题。2014年3月,我曾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思政课:让“低头族”抬起头来》的文章,思考这个问题。我认为,要使学生抬头,老师就要低头。低头潜心问道,低头亲近学生,低头解答学生的困惑疑问,使学生不敌视、不见外,主动与老师交流、接触、探讨问题。首先,要努力使学生亲近课程。让学生明确思政课是一门什么样的课,思政课对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生活幸福的作用,消除学生对思政课认识上的消极思想和心理,认可思政课学习的价值意义。其次,在课堂内容的创新上下功夫,将理论性与实践性、建设性与批判性、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努力使学生乐听好学。一是教学内容要鲜活生动,有时代感。我把教学内容与当今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其中,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比如,在讲授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走出来”和“三个独特”的重要论述为基点,进行分析论证,让学生从广阔的历史视野、文化传统和国情国史中认识走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在讲授“近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的提出”时,引导学生以大历史观,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理解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与作用,批判“告别革命论”、“西方殖民侵略文明论、有功论”、“反抗无用论”等历史虚无主义观点。二是主动回应学生的问题和关切。在课堂教学中我感到,学生的抬头率低,有时不完全是学生自身的问题,有些时候是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出了问题,教师所讲与学生所思不在一个频道,不能实现对接转换。对此,我按照学院进行的“思政课三循环讲授教学改革”方案,收集整理了学生的问题,集中讲授、解答。比如,有的学生提出,怎样看待我国现在实行的“一带一路”合作,这种做法和近代西方的殖民侵略有什么不同?怎样看待五四运动中的暴力问题(火烧赵家楼)?农民具有局限性,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依靠农民取得革命胜利,而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怎样认识全球化给中国的近现代带来的影响?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而国民党不是?等等。对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我进行认真备课,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不但善于发现问题,而且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教学内容的创新,针对性强,做到了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思政课自然会走进学生的心中。三是指导学生读经典、悟真理。为了让学生真切地认识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奋斗历史,深刻体会毛泽东等一代伟人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丰功伟绩,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将“读书会”引入课堂,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历史文献、名篇名著,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感悟体验近代仁人志士的光辉思想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的贡献。比如,在给本科生讲授“中国共产党成了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时,提前布置学生阅读中共一大、二大的纲领、决议,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发刊词》《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等著作和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让学生分组讨论,现场答辩文章的经典论述。同学们争相发言,思考深刻。而且还有意外发现,有个学生已读完《毛泽东选集》4卷本。研究生课程《中国近现代国情专题》,按专题分类对应着相关文献。如“毛泽东对近代国情的研究”中,包含了毛泽东对社会性质、阶级结构、农村农民、革命道路、党的建设等模块及对应的阅读文献。通过读经典,使学生感悟到伟人的思想魅力和真理的力量,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创新教学方法,使课堂活起来。除了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外,我积极探索行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激活课堂。主要采用了课堂展示、三分钟播报和特色作业等形式。课堂展示实际上是一种课堂实践课,就是把每个自然班分为6个小组,采用分组研讨方式,把一个主题内容拍成微视频、微电影等。每个学习小组自编自演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种思想,一个画面,从微观层面展现历史细节,有很强的感染力。为了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了增强针对性,提高展示效果,我在小组选题、内容设计、呈现方式等方面给予学生精心指导。这种教学方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性作用,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增强了课堂活力和多向互动,与老师专题性讲授形成呼应和互补。在课堂上我还开辟了“课前三分钟播报”栏目,以 “新时代之我见”为主题,每次上课前由2名同学进行播报,内容包括新闻热点透视、理论政策探析、治国方略落实、改革创新实践、美好生活体验、历史变革回望等。通过这种形式,既让学生及时关注了新时代、新思想和新的改革实践,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特色作业”也是我为学生“私人定制”的一种学习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素质,防止网上复制抄袭。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政课教学和《纲要》课内容,给学生定作了一份“特殊作业”,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内容。每学期她让学生自拟题目完成一篇小论文,主题包括:“我与美好生活”、“我的思政课”、“我心目中的思政课老师”、“我的家风家史”、“我的红色游记”、“我看文化自信”、“我观历史”等。通过这种形式,引导学生读书、思考,参与实践,关注社会。
3.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我参与了教师工作部组织的山东财经大学“课程思政”的调研和论证活动,2019年6月,在“课程思政”工作坊研讨会上作了“解放思想,立足实践,探索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之路”的讲座。积极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导的 “思政课三循环讲授”教学改革,参与改革的相关论证并积极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参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程和专业思政“同堂秀”活动,并作了“以青春之我,创造美好生活”的讲座。在这次活动中,思政老师与专业老师同台讲授,将思政育人与专业育人相结合,与保险学院的师生一起,共同打造了一堂生动别样的思政课,深受学生欢迎。为了激活研究生思政课堂,研究生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推出了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改革,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授组成课程讲师团,走进研究生思政课堂,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对研究生进行独具特色的思政教育。作为讲师团成员,为学生开设了“文化自信是怎样的自信?”专题讲座,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积极了参加学校主导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作为重要成员,在智慧树平台上录制由徐莹教授主持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线上课程。我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内容有效对接,合理安排,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上学习资源,形成线上线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双向或多项互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拓展了学习视野,起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2019年12月,山东财经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获得省级一流课程。
三、我的科研之道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从事科研工作,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其中,我的一个重要的经验是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提升教学。我注重在教学实践中思考总结,大胆尝试,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积累的经验进行提炼总结,申报课题,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然后,再将研究的成果贯穿于教学之中,形成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提升教学的良性循环。2010年,我申报的研究项目“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立项,2016年又获得2016年度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学体系研究”立项。2019年承担的研究生课程《中国近现代史国情专题》获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优质课程立项。在从事科研的同时,将这些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中,拓展了教学内容,丰富了课堂教学,提升了教学水平。
近十几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教育部课题2项,省规划办、省软科学课题3项,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编著、参编教材5部。专著《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研究》,获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山东财经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课题研究报告《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获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敢于发声亮剑。利用校园文化阵地及网络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近五年来,在山东财经大学校报刊登论文多篇。党的十九大召开后,被推荐为学校的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为高校及企事业单位宣讲6次。积极参与教育部组织的“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专题宣讲活动,被学校推选为山东省省委宣讲团成员,为山东财经大学、济南职业学院、山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省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四所高校巡回授课,讲授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2日)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4日)的重要讲话精神。
精心指导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和学位论文,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除了正常上课外,我利用业余时间给研究生举办读书会,一般每3-4周举办一次。我带领学生一起读书、一起交流,畅谈读书体会、感悟,并给予点评和指导。每次读书会后,同学们都感到受益匪浅。
总之,在学院党委的关心指导下,在老师和同志们的帮助下,经过个人努力,我在教师岗位上认真履行职责,兢兢业业,勤奋工作,秉承师德,教书育人。取得了一些成绩。2009年,被学校评为“2007-2009年度优秀教师”;2013年3月获山东财经大学“三八”红旗手称号;2013年9月被评为山东财经大学师德标兵,2018年被评为山东财经大学最美教师,2019年获山东财经大学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称号。
实践无止境,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创新也永无止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使我们倍受鼓舞,备感振奋。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以此为动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